5月17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隆重舉辦主題為“以科學之問·啟未來新程”公眾科學日活動。本次公眾科學日設立了集郵打卡的參觀模式,每位入所者都會收到一張“科學集郵卡”,沿著各個展點蓋章留念,便可兌換“科學紀念品”。當天共有千余人參加這場“科學探索之旅”,沉浸體驗光學科技的魅力。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孫煥蒞臨現場出席活動,活動由黨委辦公室主任方秀軍主持。
活動伊始,孫煥書記作開幕致辭。他首先向到場的公眾致以誠摯的問候,并重點介紹了科學日活動所包含的系列科普報告、科技展覽及科學互動等內容。最后,他希望大家能夠沉浸式體驗科技成果的魅力,并預祝本次公眾科學日圓滿成功。

孫煥書記致開幕詞

方秀軍主任主持
活動中,光學系統先進制造全國重點實驗室曾雪鋒研究員首先作了題為《光——致廣大而盡精微》的科普報告,從廣大和精微兩個方面,深度剖析古今中外的光學領域成就,并對未來光學發展做了展望。光學系統先進制造全國重點實驗室吳娜作了名為《光識萬物一從基因到宇宙的探秘之旅》科普報告,她將光視為感知世界的媒介,帶我們一窺究竟,探尋光學器件背后的科學原理和應用價值。

科普報告環節
此外,去年廣受好評的科學實驗秀限時“返場”。長春光機所科普志愿者協會精心創作了原創作品《哪吒的物理修真課》。演出人員化身“動漫人物”,通過有趣的故事情節,揭開焰色反應、伯努利原理、靜電飛花等實驗背后的秘密。現場掌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活動高潮迭起。

原創科學實驗秀
本屆公眾科學日還重磅策劃了長春光機所首本科普圖書《造顆星星送上天》首簽贈儀式,本書主編——大珩中心主任王旌堯與讀者面對面講述創作故事。現場還設置了航天知識競答環節,讀者與主創團隊現場互動,氣氛熱烈。

《造顆星星送上天》首簽贈儀式
在“流動科技館”展點,組織邀請吉林省科技館“科普大篷車”的20余件科技展品進所展示,內容包括聲光體驗、電磁探秘、運動旋律等領域知識;在“科技與生活”展點,奧普光電、新產業、希達電子、長光辰譜、長光芯憶企業攜特殊視覺檢查儀、激光打標機、LED護眼燈、快照式成像光譜儀、AI心理測評儀器等創新成果亮相,吸引了大量青少年體驗。

“流動科技館”和“科技與生活”展點
活動當天還開放了特種發光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空間光學系統在軌制造與集成重點實驗室以及長春光機所成果長廊。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公眾充分領略了國內發光學的發展歷程,直觀了解如何通過在軌組裝的方式,將多個單鏡體在太空中進行組裝,對光學基礎理論和光學系統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實驗室開放
在成果展廳內,“羲和號”衛星、“天問一號”相機、“鵲橋二號”極紫外相機、GODAS 軟件、高端 CMOS 芯片、VCSEL 激光器等成果集中亮相。展示了長春光機所作為新中國光學事業搖籃,在航天探測、光學設計、核心元器件等領域的科技實力與創新魄力。

成果長廊參觀
作為研究所的品牌科普活動,公眾科學日已成為公眾走進長春光機所,了解科研前沿、探索科技奧秘、感受科學魅力的重要渠道。今后,長春光機所科普工作將進一步豐富科普素材和形式,提高科普工作質量,充分發揮科普基地作用,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