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至25日,長春光機所成功舉辦以“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為主題的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本次活動通過多場高規格論壇、公開課、咨詢服務及培訓活動,深度聚焦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的融合,為管理人員、科研人員、研究生等相關人員構建了多元交流平臺,有力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創新轉化能力的提升。
啟動儀式與路演:開啟知識產權宣傳周序幕
4月21日上午,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吉林(長春)第一分會場暨2025年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專利成果轉化項目路演活動在青創中心三樓報告廳隆重舉行。活動現場,光電信息領域的多個專利成果項目精彩展示與推介,為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搭建了重要橋梁,正式拉開了為期一周的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的序幕。

高端論壇:共探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前沿
4月22日,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論壇在學術交流中心報告廳舉行。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知識產權保護處處長李偉、長春市市場監管局經開分局副局長韓玉芳、長春光機所知識產權與成果轉化處處長劉海波等領導出席活動并致辭。
劉海波表示,希望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搭建促進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發展的交流平臺,凝聚各方力量,攜手推動知識產權向新質生產力轉化。李偉指出,長春光機所作為新中國光學事業的“搖籃”,在吉林省科研領域地位舉足輕重,感謝光機所長期以來對省知識產權局工作的支持,吉林省將持續優化政策環境,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隨后,北京向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向城、智慧芽信息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經理范青、北京星河智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齊曉龍分別圍繞“運用專利轉化助力科研院所打造核心競爭力”“AI賦能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能力的機制與路徑研究”“AI+大模型數據平臺如何賦能技術和專利創新”等主題作報告,緊扣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融合熱點,為參會者帶來深度行業洞察。

當晚,《智能?權界》-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研究生公開課在青創中心三樓報告廳開講。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肖尤丹以“從人類創造到機器生成:人工智能對知識產權制度的挑戰與重構”為題,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技術對傳統知識產權制度的沖擊與變革;長春光機所副研究員張馳知結合科研實踐,分享人工智能時代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的新思路,為青年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帶來一場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指導意義的學術盛宴。

咨詢與講座:貼近實際需求解難題
4月23日下午,“知產零距離,專利咨詢臺”活動在學術交流中心沙龍舉行。活動邀請專利代理人與審查員與科研人員面對面交流,針對專利申請、審查、保護等具體問題提供一對一專業咨詢服務,切實解決科研人員在知識產權管理過程中的實際困惑,助力提升專利質量與保護效能。

4月24日上午,專題講座與模擬法庭活動在學術交流中心沙龍開展。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姍姍以“AI時代下科研院所的知識產權風險及應對”為主題,系統分析科研院所在人工智能時代面臨的知識產權侵權、數據安全等風險,并提出針對性防范策略;北京睿馳通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專家團隊通過模擬法庭形式,生動再現知識產權糾紛的司法審判過程,為參會者提供沉浸式法律實踐教學,有效提升科研人員的知識產權法律意識與糾紛應對能力。

導航培訓:助力創新發展新路徑
4月25日上午,導航專題培訓在學術交流中心三會舉行。深圳中科院知識產權投資有限公司、長春中科長光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K以“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項目中的專利導航分析”為主題,分享專利導航在科技項目規劃、布局中的實踐經驗,為科研項目的科學決策與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提供重要參考;邁瑞醫療集團知識產權經理李曉菲圍繞“專利信息檢索及應用”,詳細講解專利信息檢索的方法與技巧,以及如何通過專利分析挖掘創新機會、規避侵權風險,助力科研人員提升知識產權信息利用能力。

此次宣傳周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緊密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知識產權熱點問題,有效提升了相關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創新轉化能力,為推動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長春光機所將繼續深化知識產權管理與運用,推動更多專利從“紙上”走向“市場”,推動更多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