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光日組委會、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簡稱長春光機所)、中國光學學會、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光子學會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主辦,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長春市科技局、Light學術出版中心、科學網、iCANX、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青促會活動小組承辦的Light Conference Week 2023圓滿落下帷幕。?
Light Conference Week 2023是以國際一流光學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簡稱Light)為平臺舉辦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學術會議。大會以“光+萬物,合作共贏”為主題,聚焦國際光學、光學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前沿與熱點,突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創新與應用,共同研討光電領域科技與產業發展趨勢。大會包括主會(王大珩光學獎頒獎典禮、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頒獎典禮、Light卓越貢獻/優秀執行主編/優秀編委/優秀審稿人/優秀論文頒獎典禮、國際前沿學術論壇),全國光學與光學工程博士生學術聯賽總決賽,激光制造與加工、微納光子學、光學成像與計量、光通信與器件、下一代光學技術、太赫茲技術、下一代天文望遠鏡、光學精密測量、先進光電材料與器件、多維光場調控及其多功能應用、先進生物醫學光學儀器、光學薄膜共12個分論壇,大會期間還舉行了Light光電展,為來自13個國家近500位光學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研討、科技項目合作以及光電產品展示平臺。?

大會合影?
Light秉承“超越論文,服務發展”的理念,為激勵與支持光學領域的杰出青年學者發表重大創新成果,8月13日,舉行了2023年度全國光學與光學工程博士生學術聯賽(Light學術聯賽)全國總決賽與頒獎典禮。總決賽采用了線上與線下同步直播的方式,在線觀看近8萬人次。總決賽由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主任白雨虹主持,科技部原副部長、Light榮譽主編曹健林,iCANX創始人、北京大學張海霞教授(線上),賽區負責人代表、暨南大學李寶軍教授,評審委員會主席、美國玻色光子公司總裁顧波博士在決賽開幕式上分別致辭。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13所高校與研究所的20位參賽選手先后做了學術展示報告,提問環節積極踴躍,導師點評一針見血。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與評委會的嚴格評審,最終,北京賽區清華大學高云暉獲得了本次學術聯賽的特等獎,華南賽區華南師范大學蒲銳獲得了聯賽一等獎,北京賽區清華大學賈文鶴與華南賽區香港中文大學谷松韻獲得了聯賽二等獎,北京賽區北京大學穆書奇、海峽賽區浙江大學王卓與洪仕瀚、魯蘇皖賽區華南理工大學張潤南、華南賽區暨南大學趙亞楠、西南賽區西南交通大學孫吉輝獲得了聯賽三等獎,其他選手獲得聯賽優秀獎。此外,清華大學曹良才教授、華南師范大學詹求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 Shih-Chi Chen教授、清華大學楊原牧教授獲得優秀導師獎。華南賽區負責人李寶軍教授、海峽賽區負責人戴道鋅教授、華北賽區負責人呂志偉教授獲得優秀賽區組織獎。長春光機所所長賈平研究員、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徐海陽教授、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郝群教授、美國玻色光子公司總裁顧波博士、清華大學孫洪波教授、西北工業大學趙建林教授、同濟大學王占山教授、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葉海水博士與牛亞軍博士作為頒獎嘉賓為本次學術聯賽的獲獎學生、導師、賽區負責人頒獎。賈平所長在閉幕式上做總結發言,感謝多方支持,祝大家前程似錦。?
?
Light學術出版中心主任白雨虹主持學術聯賽總決賽?
?
?
?
科技部原副部長、Light榮譽主編曹健林致辭?
?
?
?
iCANX創始人、北京大學張海霞教授在線祝福?
?
賽區負責人代表、暨南大學李寶軍教授致辭?
評審委員會主席、美國玻色光子公司總裁顧波博士致辭?
?
郝群教授為聯賽特等獎獲獎學生頒獎?
徐海陽教授,趙建林教授、王占山教授,葉海水博士、牛亞軍博士,孫洪波教授、顧波博士分別為聯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獲獎學生頒獎?
???
?孫洪波教授、顧波博士為聯賽優秀導師頒獎?
賈平所長為優秀賽區負責人頒獎?
?
?
賈平所長致閉幕詞?
Light學術聯賽總決賽合影?
??
?????
8月14日上午,舉行了2023年全國光學與光學工程博士生學術聯賽-光華之星選拔賽,旨在尋找光學成像與激光技術的明日之子。選拔賽由Light中心秦思主持,長春光機所副所長王建立為開幕式致辭,經來自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6位參賽選手的報告展示與答辯、評委專家們的認真考慮與嚴格評審,最終,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逄錦聰獲得了本次學術聯賽光華之星一等獎,哈爾濱工業大學周旭陽與北京理工大學皮大普獲得了光華之星二等獎,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韓宜池、北京工業大學田瑞琪與嚴久虎獲得了光華之星三等獎。王建立副所長、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唐瑋博士與葉海水博士、清華大學曹良才教授、香港城市大學雷黨愿教授、浙江大學劉智毅教授為獲獎選手頒獎。至此,歷時7個月、歷經10大賽區選拔賽、10場線上百強積分賽、線下總決賽、光華之星選拔賽的2023年度全國光學與光學工程博士生學術聯賽畫上圓滿句號。?
?
?
?
Light中心秦思主持光華之星選拔賽?
?Light中心秦思主持光華之星選拔賽?
?
王建立副所長為光華之星一等獎獲獎者頒獎?
?
???
?唐瑋博士、葉海水博士,曹良才教授、雷黨愿教授、劉智毅教授分別為光華之星二等獎,三等獎獲獎者頒獎?
唐瑋博士總結本次選拔賽?
光華之星選拔賽合影?
??
會議期間,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李琳院士、俄羅斯薩拉托夫州立大學Valery Tuchin院士、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張希成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荷蘭烏得勒支大學Andries Meijerink院士、巴西伯南布哥聯邦大學Anderson S L Gomes院士、英國牛津大學Martin Booth教授、德國斯圖加特大學Wolfgang Osten教授、美國西北大學Manijeh Razeghi教授、英國劍橋大學初大平教授、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李興德教授、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Wolfgang Freude教授、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郭春雷教授、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Juergen Czarske教授、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Grover Swartzlander、英國卡迪夫大學Sang Soon Oh教授、德國波鴻魯爾大學Andreas Ostendorf教授、美國佐治亞南方大學王笑軍教授、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Hrvoje Buljan教授、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王信偉教授、俄羅斯圣光機大學Nikolay Petrov教授、美國夏威夷大學Jeff Kuhn教授、德國弗朗霍夫應用光學與精密工程研究所Gunther Notni教授、韓國慶尚大學Myong Yong Choi教授、埃及艾因沙姆斯大學Diaa Khalil教授、香港大學張霜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蔡定平教授、清華大學龍桂魯教授、香港城市大學Kin-Seng Chiang教授、日本株式會社光馳吳博尋研究員、長春光機所張學軍研究員、王建立研究員等160余位光學領域專家圍繞激光制造與加工(英文)、微納光子學(英文)、光學成像與計量(英文)、光通信與器件(英文)、下一代光學技術(英文)、太赫茲技術(英文)、下一代天文望遠鏡(英文)、光學精密測量(中文)、先進光電材料與器件(中文)、多維光場調控及其多功能應用(中文)、先進生物醫學光學儀器(中文)、光學薄膜(中文)共12個論壇主題作了精彩學術報告,共同分享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討未來光學相關領域的發展方向。?
?
英文論壇精彩報告?
?
?
中文論壇精彩報告?
??
?????
為交流探討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簡稱LAM)的發展現狀與未來方向,在Light大會期間舉行了LAM期刊編委會。編委會由LAM共主編Walfgan Osten主持,LAM共主編曹健林、共主編閆連山、及20多位編委及編輯部人員出席了本次編委會。LAM主編助理丁帥介紹了編委會組織架構、編輯部工作人員以及期刊發展現狀。自2021年創刊以來,LAM已經發表來自15個國家、76個科研機構的117篇文章,其中包括73篇原創文章、41篇綜述文章、3篇Letter,出版文章篇均訪問超5000,最高被引次數為97。 LAM組織策劃了全息光學、基于低維光學材料的光操縱、傳感器和數據驅動激光材料加工等主題專刊,旨在發表相關領域的前沿突破性工作。通過Light評論文章高亮報道,Light 官網首頁Highlight,以及EurekAlert、Twitter、Facebook、微信、微博等科技媒體與社交媒體,以及主編、編委、作者、編輯部人員在學術會議與活動積極宣傳推廣LAM期刊與文章。目前,LAM期刊已經被Scopus/DOAJ/CNKI數據庫收錄,計劃2023年被SCI收錄,第一個影響因子將超過10。與會主編、編委、編輯部人員圍繞約請優質稿件、期刊宣傳推廣、組織主題專刊、期刊未來發展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討論,紛紛為LAM期刊的發展獻計獻策。?
?
?
LAM共主編Wolfgan Osten主持編委會?
?
LAM主編助理丁帥介紹LAM期刊?
?
LAM編委會交流討論?
?
LAM編委會合影?
為全面提升Light期刊的品牌建設與國際影響力,時隔三年疫情后,我們再次舉辦了Light期刊編委會。編委會由Light期刊共主編張希成主持,Light榮譽主編曹健林、共主編肖云峰、執行主編孫洪波、20多位編委及編輯部人員出席了本次編委會。張希成共主編介紹了Light期刊的基本現狀,自創刊以來,Light已經發表1600余篇高水平文章,總被引超80000次,H指數為139。Light在2023年獲得影響因子19.4,已連續9年位列國際光學領域期刊榜前三甲,在排名前五的光學期刊中發文量最大。張希成共主編向大家講述了稿件處理具體流程、約請優質原創與綜述稿件的重點考量、與宣傳推廣期刊的多種方式等。并詳細介紹了現任Light編委會的組織架構與人員組成:兩位榮譽主編、兩位共主編、5位執行主編、及來自20個國家的60位編委。與會主編、編委、編輯部人員并共同商討如何解決稿件處理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并圍繞如何約請優質稿件、如何提升期刊影響力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氣氛十分熱烈。本次Light編委會意義重大,提出了多項建設性意見與建議,為積極推動期刊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Light共主編張希成主持編委會并介紹Light期刊?
???
?Light編委會交流討論?
?
Light編委會現場?
本次大會以“學術大會+學術論壇+學術聯賽+光電展會+頒獎典禮”組合會議模式,為國內外科研工作者、產業技術人員、研究生搭建了高水平學術交流和光電產品展示平臺,促進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共融共生。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國際光學界的合作與交流,還為我國光學科技的創新與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光學的未來充滿著無限可能,各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將繼續攜手前行,推動光學科技在全球范圍內的進一步發展。相信在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光學領域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