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由長春光機所與荷蘭光學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荷光學與光學工程國際會議成功舉辦。長春光機所副所長張學軍和歐洲光學學會前主席、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教授H.P.Urbach擔任會議共同主席,會議聚焦先進成像技術、空間光學、光學制造與計量、光電器件及其應用四大議題。
開幕式上,張學軍作為開幕式主席,首先進行開場發言,對長春光機所與荷蘭光學中心的深厚友誼進行了回顧。2015年, Urbach教授作為中國科學院國際訪問學者來到我所進行學術交流。同年,賈平所長應Urbach教授邀請率代表團訪問了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吳一輝研究員帶領其團隊赴Urbach教授實驗室進行學術交流合作。此后雙方開展了定期交流互訪并開展科研合作。2021年由于疫情原因,為了繼續正常的交流合作,雙方共同發起并組織了第一屆中荷光學與光學工程國際會議,并一致同意將此次會議作為常規會議,每年舉辦一次。張學軍希望此會議能夠作為雙方交流的新臺階,將合作深入推進。

長春光機所副所長張學軍發言
隨后,H.P.Urbach教授對此次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感謝,并對第一屆中荷會議進行了簡單回顧,表示對接下來的深入交流充滿期待。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教授H.P.Urbach發言
會議以“先進成像技術”主題開始,吳一輝作為第一位報告人進行題為《用于拉曼單細胞分析的極端濃度光和切片》的學術報告,主要介紹了光學成像在醫療方面的技術,這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光學在醫療方面的應用是目前全世界的熱點。接著,長光華大副總經理陳新東、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Yifeng Shao博士后和Thomas van der Sijs博士分別介紹了他們在先進光學成像領域的成果。

吳一輝研究員作報告
第二場以“空間光學”開始,人類對宇宙有著無盡的想象和向往,讓空間光學技術變得尤為重要。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Jian-Rong Gao教授和Ralf Kohlhaas教授分別介紹了各自在空間光學上的研究。長春光機所孟慶宇副研究員和李樂副研究員分別火星探測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相機和風云三號黎明星工作原理進行了闡述。第三場是“光學制造與計量”,光學零件越來越向高精度、微型化和超大型化方向發展。長春光機所光學技術研究中心的張斯特副研究員和唐瓦副研究員、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Andrew Boyd博士和Sarika Soman博士分別對各自的研究領域進行介紹。第四場議題是“光電器件及其應用”,長春光機所田思聰研究員和王強研究員、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Bruno López Rodríguez博士和Wenye Ji博士分別進行了此方向的進展分析。

代爾夫特分會場

長春光機所分會場
此次會議采取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方式,未來,國際合作處將會更加積極組織長春光機所各個科研部門開展國際學術交流,不斷提高長春光機所的國際影響力和推進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