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局2025年11月6日宣布,“天問一號”環繞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機于近日成功觀測到星際天體——阿特拉斯(3I/ATLAS)。其間,“天問一號”環繞器距離目標天體約2896萬公里,是目前觀測該天體距離最近的探測器之一。
阿特拉斯(3I/ATLAS)是人類已知造訪太陽系的第三顆星際天體,直徑大約5.6km,亮度極低,不到火星亮度的萬分之一。2025年7月由位于智利的巡天望遠鏡發現,沿雙曲線軌道穿越太陽系。這一天體可能形成于銀河系中心古老恒星周圍,推測年齡30億年至110億年,是探測系外行星成分、演化及早期恒星歷史的稀有樣板,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天問一號”高分辨率相機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研制,于2020年7月發射,是我國首顆火星探測的高分辨率相機,核心任務是對火星表面重點區域成像,目前已在軌可靠運行超過5年。
本次任務由多個科研團隊協同攻關,通過對目標的軌道特征、亮度特征、幾何尺寸反復測算和推演,確定由高分辨率相機上的國產面陣CMOS完成。利用環繞器平臺高精度、高穩定性的凝視指向能力,高分辨率相機實現連續多幀(30s)的長曝光(1.5秒)成像,清晰地觀察到目標天體的彗核及周圍的彗發結構,表明了該天體明顯的彗星特征。本次任務是我國深空探測飛行器首次實現對星際天體目標的探測和跟蹤,為后續深空探測、小行星防御等任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具有重要的科學及工程意義。
本次觀測針對微弱探測目標特點,將“天問一號”高分辨率相機拍攝能力發揮到極限,是該載荷在取得眾多首次貢獻的基礎上,又一次重要的突破。同時本載荷在入軌五年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成像效果,也是對載荷在軌長期可靠運行的一次重要的考核驗證。

“天問一號”觀測到阿特拉斯地外天體(國家航天局供圖)

星際天體阿特拉斯與“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相對位置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
“天問一號”高分辨率相機采用集光能力強、光學傳遞函數高、雜光抑制性能強的離軸三反消像散光學系統,可實現265km軌道高度下分辨率0.5m,幅寬9km的成像效果。光機結構以全碳化設計理念,解決了相機長焦距技術指標與重量資源緊張之間的矛盾,通過碳纖維桁架實現光學元件的高精度位置保證和高輕量化的結構設計,相機總質量僅不到43公斤。相機焦面配置包含全色、紅、綠、藍、近紅外的五譜段TDI CCD和國產面陣全色CMOS兩種成像探測器,實現線陣推掃成像和面陣成像的兼容,可獲高分辨率真彩色融合圖像與視頻圖像。
相機曾成功獲取我國首幅火星圖像、330公里軌道高度下的0.7米分辨率火星全色圖像以及“天問一號”著陸平臺、“祝融號”火星車及周邊區域的高清圖像。

“天問一號”觀測到首幅火星圖像(2021年)